中华厨具网
    手机版    二维码   标签云  厨具企业大全

京杭运河杭州段鱼儿集体断气 4天捞出3.3吨死鱼

2024-05-05 17:32:23 来源: 作者/编辑:小编 浏览次数:7713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这几天,路过运河的杭州市民发现,运河里莫名多了一些死鱼。

来自杭州港航管理处的数据也让人吓了一跳,刚刚过去的5月15日至5月18日,保洁人员一共捞出了3.3吨死鱼。

什么原因让运河里的鱼儿如此大面积地集体断了气?

运河里死鱼翻着白肚,武林门到拱宸桥段最为集中

“我看到文晖大桥附近,绵延几百米的河面上,出现了很多红藻。红藻会造成水域缺氧,对鱼类、植物的危害较大。”热心市民方女士发微信给本报,她觉得这会不会是造成鱼儿死亡的原因?

“我们最早发现大量死鱼是在5月15日。”杭州市港航管理局航道管理处的工作人员说,京杭运河杭州武林门到拱宸桥段都能看到,武林门到江涨桥段的死鱼最为集中,这些死鱼翻着白肚,一些被河水冲到岸边,一些零零散散地浮在水面上,它们多为小白条、鲫鱼等品种。

漂浮在河面的死鱼,对来往船舶虽然不会造成威胁,但是时间一长,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影响居住在两岸居民的日常生活,因此,杭州市港航管理局航道管理处决定派出4艘机械化保洁船参加死鱼打捞。

过去几天,运河里一共捞上来3.3吨死鱼

每艘船有3名保洁员,为了加快打捞,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延长了2小时,再加上人工打捞的,仅5月15日一天,他们就打捞了3吨死鱼。“除了机械化保洁船自动打捞外,我们还采用了人工打捞的方式。”航道管理处的工作人员说,“之后几天,零星还有一些死鱼,到18日,我们总共打捞了3.3吨死鱼。”

一船船的死鱼被打捞上来后,为减少二次污染,全部被运到三里洋码头集中,之后,运到了天子岭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置。

张师傅是航管处的一名保洁员。以前,他每天早上6点多起床,7点半上船工作,下午4点半就能下班回家。但是这段时间,他不得不将上班时间提早到7点,下班时间却推后半小时,原本2小时的午休时间,也压缩到了1小时之内——“船停好,扒两口饭,就上船继续打捞。”

不要以为有了机械船,保洁员会很轻松。“这些鱼东一条西一条,机械船并不能完全捞掉漂浮着的小鱼。”张师傅说,这个时候只能靠人工清捞。

以前,漂浮在河里的大多是树叶、塑料袋、香烟头这类垃圾。因为比较轻,打捞网甩出去,入水、一提、回收,垃圾就上来了,但是碰到捞鱼就不这么轻松了。大量的鱼入网,网兜那个沉啊。

几天下来,保洁员的手臂又麻又酸,累得晚上回到家吃了饭,躺下就能立马睡着。

“我们打捞上来的鱼有很多种,我只认得白条、鲫鱼,其他的我也叫不上来。”张师傅说,这么多鱼死了,看着怪可惜的,很多还都是幼苗啊。

市区其它河道也有零星死鱼,缺氧导致鱼儿浮头

不仅在运河杭州市区段,杭州市区河道也有死鱼出没。昨天下午,记者联系杭州市市区河道监管中心。中心水域监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市区河道有死鱼,但未出现像运河这样大面积死鱼的现象,只有少数河道前两天有零星死鱼,比如上塘河、下沙公路渠等。

航道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回忆:往年在这个时候也有死鱼现象。这一说法在河道监管中心水域监管处相关负责人处也得到了证实:往年也有这样类似的现象。

该负责人说:“出现零星死鱼,主要是由缺氧引起的,这和最近的天气有关,这两天的天气气温变化比较大,一会儿雨,一会儿阴,有点梅雨天气的节奏。”

“天气比较闷,人都会觉得难受,鱼也一样。气压低,水中溶解氧少,小鱼一下子会难以适应,有很多鱼都探出头来呼吸,有的鱼则因为水里含氧量低而死亡。另外暴雨过后,泛起河底的底泥,水中的氧气也会缺少,导致鱼儿窒息。”

除天气外还有多种因素,比如污物、水体富营养化等

杭州市渔政总站站长戚志良分析,鱼儿死亡的原因有很多种,在他看来这次可能是这几个原因,一是天气原因,导致鱼类缺氧。省气候中心的毛燕军也说,这是气象要素,包括气压温度湿度等的一个综合,不是单纯一个要素造成的。

第二个原因是下暴雨,运河里平时不太用的排污管都用起来了,比如雨水管、污水管,平时排泄量不够,冲刷之后,管道内的物质就进入河道,引起水质变差,导致鱼儿死亡。

航道管理处的工作人员觉得运河富营养化也是一个原因。读者所说的红藻出现,意味水体中氮、磷营养物质的浓度过高,也有可能导致鱼群死亡。

读者方女士说:“杭州正在积极进行五水共治,希望有关部门能尽快开展红藻治理工作,尽快还市民一个洁净的环境。”

来源:钱江晚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本条标题:京杭运河杭州段鱼儿集体断气 4天捞出3.3吨死鱼
本条信息网址: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华厨具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
0相关评论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关闭广告
合作伙伴:
中华厨具网 鲁ICP备2021046805号         鲁公网安备 37162502000363号 (c)2018-2024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资有风险 加盟需谨慎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