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厨具网
    手机版    二维码   标签云  厨具企业大全

钢管行业深度调整进行时

2024-05-15 15:13:20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编辑: 浏览次数:9355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近来,包括钢管行业在内的钢铁行业相关金属制品行业正在酝酿向好的趋势,但相关行业真正的转折点仍未到来。资料显示,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钢管行业在产品结构、质量水平、技术装备等方面不断得到优化提升,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钢管制造大国,目前正在向世界钢管工业强国迈进。但是,我国钢管行业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已经显现,成为阻碍钢管行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瓶颈”,钢管行业的深度调整仍在进行之中。

由大到强

当前,我国钢管行业发展出现产能过剩、企业效益下滑的状况,成本压力加重,资金风险上升以及环境等制约因素逐步增大,深层次矛盾和结构性矛盾越显突出。

据悉,“十二五”期间,我国钢管产量由5673万吨增加到9827万吨,年均增长率为11.61%。其中,无缝钢管产量由2417万吨增加到2858万吨,年均增长率为3.40%;焊接钢管产量由3256万吨增加到6970万吨,年均增长率为16.45%。钢管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99.0%,其中,无缝钢管达到了99.23%;焊接钢管达到99.71%。我国钢管行业为油气开采、电力、海洋工程和船舶、建筑、三化、机械、汽车等行业以及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保障。世界范围内来看,2015年,我国的钢管产量为9827万吨,同比增长11%,中国的钢管产量占到世界钢管总产量的58.5%。其中,2015年全球无缝钢管产量为4144万吨,同比下降14.6%,中国无缝钢管的产量为2858万吨,同比下降9%,产量占到世界无缝钢管产量的69%。2015年全球焊接钢管产量为1.267亿吨,增长6%,中国的产量约为6970万吨,增长21%,我国焊接钢管产量已占世界焊接钢管产量的55%。

但是,作为钢管行业的大国,我国钢管行业在优化升级方面却是一大短板,行业结构性矛盾突出。有分析指出,我国钢管行业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市场需求下降,产能过剩矛盾突出;二是行业效益严重下滑,无缝钢管生产企业尤为突出;三是不公平的市场环境加重了恶性竞争;四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五是在国际化方面还需进一步提升行业竞争力。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十三五”规划等的落地推进,钢管行业的深度调整也已经逐步铺开。据悉,钢管行业在“十三五”期间,钢管产量控制在1亿吨以内,其中无缝钢管2800万吨以内,焊接钢管7200万吨以内;“十三五”时期末通过推动兼并重组,形成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钢管企业集团;主要能源和环保指标满足国家2020年钢铁行业绿色发展目标要求,工业粉尘、工业废水排放全面达标,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和危险废弃物安全处置率达到100%;产品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水平大幅提高,实现一批关键管材品种有效供给。我国钢管行业由大到强的发展正在稳步推进之中。

提质增效有压力

伴随着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深度整合,行业内上市公司也正在面临业务的调整、提质增效等等。数据资料显示,一般而言,a股众多钢铁行业上市公司多有钢管相关业务,其拥有的钢管业务随着钢铁行业的改革而进一步优化升级,一些纯粹以钢管产品等作为主要营收的公司面临的调整压力则相对明显。

以玉龙股份为例,资料显示,公司是专业生产石油、天然气、水输送及大型钢结构用钢管的综合生产厂家,国内最大的民营焊接钢管制造企业之一,其主营业务是焊接钢管的生产、销售。公司公告显示,2017年上半年,国内钢管行业仍处于去产能周期,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盈利空间受到进一步挤压。上游原材料价格维持在较高价位区间运行,上涨频率较快,导致钢管产品报价作废以及毁单情况加剧,下游需求未见明显回升,行业整体运行态势偏弱。

2017年上半年国内钢管市场出现负增长,焊接钢管产量累计3215.20万吨,同比减少6.74%。海外市场方面,由于国内钢管产品价格上涨频率较快,出口的价格优势正逐渐减弱,加之2017年国际市场对华钢管反倾销仍较为严峻,上半年钢管呈现出口“量跌价升”。2017年上半年钢管总出口量为415.28万吨,同比下降7.76%。出口均价为923.21美元/吨,同比增长8.63%。面对严峻的市场环境,玉龙股份于2016年度对部分传统管道主业资产及天然气资产进行整合和剥离,一方面对公司资产负债结构及主营业务进行了优化调整,另一方面也增加公司资金储备。

来源:中国证券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本条标题:钢管行业深度调整进行时
本条信息网址: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华厨具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
0相关评论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关闭广告
合作伙伴:
中华厨具网 鲁ICP备2021046805号         鲁公网安备 37162502000363号 (c)2018-2024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资有风险 加盟需谨慎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