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厨具网
    手机版    二维码   标签云  厨具企业大全

家庭采暖方式分别有哪几种(家庭采暖哪些牌子受消费者喜欢)

2024-04-24 21:33 来源: 作者/编辑: 浏览次数:1524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目前家庭采暖系统及所选用的散热器的种类很多,而且在发展和变化中,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善,对室内装饰要求的逐步提高,采暖系统及散热器形式的改善,已给设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下是目前常用的几种采暖系统:

一、普通的热水采暖系统

目前采用的采暖系统一般为垂直单管系统、双管系统或单双管系统,每个房间或两个房间设一根明装立管,立管位于房间转角处,散热器设在外窗中间。普通明装散热器会影响整个房间的美观,随着人们对建筑装饰标准的提高,目前大部分将明装散热器做个暖气罩。但是暖气罩会占去房间的使用面积,而且使其散热量减少约20%。

目前,常用的散热器有以下几种:

1、普通铸铁散热器:目前采用较多的为普通柱形铸铁散热器,其优点是不易被系统中的氧气腐蚀,水容量大,热稳定性好,初投资费用较低。但其外形不够美观。

2、改良型铸铁散热器:铸铁散热器具有很多优点,如热稳定性好、耐腐蚀等,人们不满的是其外观。已有前卫的开发商研制出抛光上漆的新型铸铁散热器,其外型美观而又保持铸铁的优良品质,而且造价不高,也许能够成为现行铸铁构件的替代品。

3、钢制散热器系统:钢制散热器有钢串片式、扁管式、板式、钢制柱式、排管式等形式,其外形较轻巧、形式多样,可用于不同场合。但其中部分形式散热器要求热水中含氧量不大于0.05mg/l,并要求系统在非供暖期充水保养。这种散热器通常不需要设暖气罩,但其初投资费用相当于普通铸铁散热器的四倍,使得普通住宅的开发商望而却步。

二、地板辐射采暖系统

采用地板辐射采暖能够有效提高居室的舒适度。而且该系统可以减去室内的明敷管道及散热器,是一种较理想的采暖形式。目前在国内已经开始起步,预计今后将会有较大的发展。要想达到理想效果,设计过程要经过严格的计算,施工过程要把好各个施工工序。

地板辐射采暖的地板表面平均温度应该为:人员长期停留区域26°c,短期停留区域为30°c,埋在地板内的管道可采用交连高密度聚乙烯管,供水温度宜采用≤60°c,供回水温度差宜采用10°c,在地板加热管之下应铺设热绝缘层。加热管以上的地面面层厚度不宜小于60mm。较理想的做法是由施工单位统一铺设热绝缘层、聚乙烯管道及上面60mm的地面层。居室面层可采用水泥,陶瓷砖、水磨石、大理石,塑料类、木地板、地毯等,最好统一考虑采用其中的某种材料。采用地板辐射采暖,对施工要求较高,难度较大,必须严格按照程序办,才能达到高质量、高标准。

三、热风采暖系统

热风采暖是使用设在地下室内的暖风机将室外的冷空气加热后,经设在墙内的风管送到卧室、起居室,这部分空气分别再经过厨房、卫生间,排至室外。是有组织的通风系统。一般卧室、起居室换气次数为每小时2次,以保证人们在冬季拥有足够的新鲜空气。空气经卧室、起居室再排到厨房、卫生间,不致使有污染的空气回流到卧室、起居室。这种形式初投资费用高,运行费用也高于其他形式采暖系统,在欧美的别墅建筑中司空见惯,在我国尚不多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逐渐发展起来的。

四、挂镜线或踢脚板式散热器

特制铸铁散热器。在房间挂镜线2.5米高处,做高约8cm,宽约3cm的镜线散热器,或在位于踢脚板处,做高约8cm,宽约3cm的踢脚板散热器,看上去就像是普通的挂镜线或踢脚板,在室内看不到管道也看不到普通散热器。这样做可以增大室内的有效使用面积。采暖系统采用水平串联系统。该系统可在每户设置一套采暖系统,用热流计计费,有利于物业管理及节省能源。这种系统在北美已经被采用,在我国尚不多见。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五、发热电缆与电热膜采暖系统

近几年刚刚兴起的一种采暖方式。随着电力供应的市场化趋势,供电部门陆续推出了一些鼓励大负荷用电的政策,发热电缆、电热膜采暖因此得以发展起来。发热电缆的供热原理类似于地板辐射采暖,而电热膜则通常结合房间的吊顶布置,由于采用了较先进的电热膜发热技术加热室内空气达到取暖目的,其热效率远高于普通电暖气类设备。电热膜不占用室内空间,而且使用安全可靠,因此在新型采暖设备中具有一定优势。

曾经见过报道说武汉地区一套100平方米的住宅一个采暖季使用电热膜采暖的电费不到1000元人民币,其运行费用并不比燃气炉+热水采暖系统高。

 
本文标题:家庭采暖方式分别有哪几种(家庭采暖哪些牌子受消费者喜欢)
本文网址:
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华厨具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关闭广告
合作伙伴:
中华厨具网 鲁ICP备2021046805号         鲁公网安备 37162502000363号 (c)2018-2024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资有风险 加盟需谨慎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